当前位置:首页故事名人故事内容页

谢安赠扇

2023-01-18 08:38:56 名人故事

袁宏,晋成帝咸和三年(328年)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。七世祖袁滂曾任东汉灵帝时的司徒,六世祖袁涣任过曹魏的郎中令,其后"袁氏子孙世有名位"。然而在袁宏年少的时候,其父临汝令袁勖去世,家道因之中衰。袁宏咏史诗受到谢尚的赏识,谢尚任安西将军、豫州刺史时,特聘其参议军事,从此踏上仕途。桓温北伐,袁宏奉命作露布,倚马疾书,顷刻间即成七纸。但是袁宏不满意桓温的专横跋扈和图谋篡逆,因而于著文或谈论中,多次冒犯桓温,故"荣任不至"。直到桓温死后,袁宏才由吏部郎出任东阳郡太守。

袁宏的才气和为人,得到了谢安的赏识。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文章和时政,对百姓疾苦非常体恤。所以袁宏就任东阳太守的时候,谢安就在城外的冶亭准备了宴席,准备为他送行。谢安是当时的名人,也是朝廷重臣,一般的人不会引起他的重视,所以对袁宏来说,这是一种荣幸。

袁宏在家里准备停当,沐浴更衣,表现的十分隆重。妻子看着袁宏说:“你平时总是不和权贵同流合污,这一次去东阳上任,本应该低调离开,为什么还接受谢安的送行呢?谢安是现在有名的权贵,你不怕玷污你的名气吗?你这么庄重地去见谢安,难道不拍人们说你攀附权威吗?”

袁宏告诉妻子说:“我和谢安是忘年之交,他的为人是我的典范。他为人正直,一心为朝廷办事,在地方任职的时候,能够为百姓办事,我这次去东阳任职,一定要虚心请教她的施政经验,要造福一方。”袁宏吩咐家眷先行,自己去冶亭赴约。

阳光明媚,冶亭风景如画,袁宏到了冶亭的时候,谢安已经在那里准备好宴席。袁宏忙走过去谢礼。谢安说:“你我是忘年之交,不要多礼了。平时我们在一起谈论文章,从你那里我得到不少的知识。这一次你去东阳,我们就要分手,所以在这里为你践行。”袁宏说:“你在文学造诣上是我的老师,在为人处世上是我的表率,在为官之道上,是我的楷模。所以我也想和您一起话别,请教一些教诲。”

他们在一起谈论了更多的文学话题,谢安和袁宏说起东阳的风俗民情,谢安的知识让袁宏十分佩服。看着外边的风景,二人即兴作诗。他们之间,脱离了官场的俗套,有说不完的话语。酒过三巡,袁宏起身道别:“学生就要和先生道别,还望先生赐教。”

谢安从袖筒内掏出一把扇子递给袁宏:“贤侄,临别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,这里有一把扇子,送你作为纪念。”袁宏接过扇子,立即拿出文房四宝,赋诗一首,诗歌的大概意思是:“我一定奉扬您的仁风,去抚慰那里的百姓。”袁宏离去,谢安看着袁宏离去的背影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
阅读提示

袁宏是一位才气很高的人,不巴结权贵,却和谢安交好,因为谢安的为人让袁宏佩服,一把扇子,相知心有灵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