架起龙头锅,
倒进两桶水,盖上锅盖,
点燃柴火,
时不时加柴,火渐渐旺起来。
人很急,巴不得分分钟烧开,
水也急,蓄足热把蒸汽吐出。
火膛越来越旺,
蒸汽越来越多,
当蒸汽几乎成直线冲出锅盖,水已沸腾,
正好落下淘好的米,
时不时用长柄锅铲搅匀,怕糊锅。
一般两三滚后,米有六成熟了,
把米捞出,留少许米饭在锅里,
随个人口味,可以是白米粥,
或是放入南瓜,或是放入豇豆,
或是放入芋子,或是放入盐菜……
各有风味
中火,慢慢熬,
慢慢熬,慢慢熬……
约摸三四十分钟,
粥稠如乳,
清香四溢……
舀上一大碗,
夹几根酸菜,
趁热,沿碗边,嗦一口,
烫,好烫,真的好烫,
甜,好甜,真的好甜,
鲜,好鲜,真的好鲜,
香,好香,真的好香……
倏然,一个场景跃上脑海——
这不是儿时
我全家八个人
围着龙头锅
母亲帮我舀起的那碗柴火粥吗?!
这不是母亲
天还没亮,
就架起大锅
点起柴火
慢慢熬煮的大米粥的那个味吗?!
柴火粥回来了,
父母亲远去了,
淡淡的忧伤,
浓浓的粥香,
儿时的幸福,
一生的念想。
(注:本地把最大号的铁锅叫”龙头锅”)
